建筑业吐槽“万丈高楼审批起”
2015-08-04 科顺新闻
“万丈高楼从平地起”?不,对于建筑业内人士来说,是从行政审批起。简政放权吹来了新风,清除多年积弊很难一蹴而就。记者近日走访京沪苏陕鄂湘工地发现,这个行业现存的一些问题,从一个侧面折射了行政审批仍然可以压缩的空间。
“从拿地、立项、设计方案,到审批和整体设计,我们这个项目还没施工,就要至少和消防、规划、交通、环保、交警、绿化等6个部门打交道;专项评审做了9个。”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前期开发部主管说,一些评估要到科委评审,需要排队,一个评审等上两个星期都是正常的。
简政放权以来,审批速度明显加快,但不少项目仍需两年以上才能正式开工。而土地出让合同却要求一年内必须开工。“企业只能延期。”上述主管说,延期还不能说是政府审批没过,一般都是用“资金没到位、方案设计没完成”打马虎眼,再让招商部门去“敲敲边鼓”,最后相关部门才会盖章。
即使前期顺利通过了,后期要做变更,哪怕只是动一道墙,也要把前期所有手续再跑一遍。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副总经理透露,他们有一面隔墙要挪一点地方,“结果花了4个月。公司两任老总因为拖了时间,被总公司开掉。”他说,为了赶工期,有的企业只能打擦边球,先把墙按照原来的图纸砌起来,等到验收通过、商户入驻装修时再砸掉。“这是多大的浪费啊?”
多位建筑公司负责人都说,建筑项目涉及部门多、环节杂,部门间文件“打架”时有发生,企业面对各种新规应接不暇、无所适从。有时,“新政策不认旧批文”:新政策层出不穷,有时按原政策方案都批完了,一有新政策又得重新“翻烧饼”。
一位建筑业副总经理说,自己的方案2014年7月已经批复,电力开关站设在地下,但电力部门后来出台新规定,要求仅有地下一层的用户电力开关站不得建于地下。“要求我们重新调整,否则就不给我们供电,我们只好把这个200平方米的站往上翻,并承担所有损失。”
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相关负责人说,他买了一整块干净的地,没有水坑、水塘。可到水务部门做专项评估时,地形图上显示有3000平方米的水塘,应该是政府卖地之前已经填掉了。水务部门就不同意评估,要求企业再找一个大小一样的水塘填掉,补做一个移水补水证明。最后他只能和镇政府协调,出具证明,表示镇里面的一条河河道拓宽时,把水塘合并进去了,拿到水务部门才通过。
有时,政府出错企业“买单”:有时审批部门自己出了错,也要企业来承担。一位建筑业副总经理说,他有个项目,规划部门的道路红线和水务部门提供的河道蓝线不能完全对上,方案就一直通不过。为了通过方案,企业只能自己去花6万元,找设计院重新做了修补,再一个部门、一个部门去跑。实在解决不了时,企业就去给政府部门写承诺书,承诺风险自负,有时一个项目要写十几个承诺书。
不少建筑业内人士认为,建筑审批的简政放权不仅是简化环节,更是一种审批理念的转变。审批部门应更加合理地设计审批流程,更加科学地为企业和百姓服务。
“从拿地、立项、设计方案,到审批和整体设计,我们这个项目还没施工,就要至少和消防、规划、交通、环保、交警、绿化等6个部门打交道;专项评审做了9个。”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前期开发部主管说,一些评估要到科委评审,需要排队,一个评审等上两个星期都是正常的。
简政放权以来,审批速度明显加快,但不少项目仍需两年以上才能正式开工。而土地出让合同却要求一年内必须开工。“企业只能延期。”上述主管说,延期还不能说是政府审批没过,一般都是用“资金没到位、方案设计没完成”打马虎眼,再让招商部门去“敲敲边鼓”,最后相关部门才会盖章。
即使前期顺利通过了,后期要做变更,哪怕只是动一道墙,也要把前期所有手续再跑一遍。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副总经理透露,他们有一面隔墙要挪一点地方,“结果花了4个月。公司两任老总因为拖了时间,被总公司开掉。”他说,为了赶工期,有的企业只能打擦边球,先把墙按照原来的图纸砌起来,等到验收通过、商户入驻装修时再砸掉。“这是多大的浪费啊?”
多位建筑公司负责人都说,建筑项目涉及部门多、环节杂,部门间文件“打架”时有发生,企业面对各种新规应接不暇、无所适从。有时,“新政策不认旧批文”:新政策层出不穷,有时按原政策方案都批完了,一有新政策又得重新“翻烧饼”。
一位建筑业副总经理说,自己的方案2014年7月已经批复,电力开关站设在地下,但电力部门后来出台新规定,要求仅有地下一层的用户电力开关站不得建于地下。“要求我们重新调整,否则就不给我们供电,我们只好把这个200平方米的站往上翻,并承担所有损失。”
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相关负责人说,他买了一整块干净的地,没有水坑、水塘。可到水务部门做专项评估时,地形图上显示有3000平方米的水塘,应该是政府卖地之前已经填掉了。水务部门就不同意评估,要求企业再找一个大小一样的水塘填掉,补做一个移水补水证明。最后他只能和镇政府协调,出具证明,表示镇里面的一条河河道拓宽时,把水塘合并进去了,拿到水务部门才通过。
有时,政府出错企业“买单”:有时审批部门自己出了错,也要企业来承担。一位建筑业副总经理说,他有个项目,规划部门的道路红线和水务部门提供的河道蓝线不能完全对上,方案就一直通不过。为了通过方案,企业只能自己去花6万元,找设计院重新做了修补,再一个部门、一个部门去跑。实在解决不了时,企业就去给政府部门写承诺书,承诺风险自负,有时一个项目要写十几个承诺书。
不少建筑业内人士认为,建筑审批的简政放权不仅是简化环节,更是一种审批理念的转变。审批部门应更加合理地设计审批流程,更加科学地为企业和百姓服务。